发力“智能制造”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11月28日至30日,2020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将在长沙召开,最新科技成果、业界领军者等将齐聚星城,开展“头脑风暴”,助推智能制造破浪前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版图。作为中部制造业重镇的长沙,如何“破题”? 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应运而生。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自举办以来,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已成为集高端论坛、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应用体验于一体的全球智能制造领域大规模、高规格、具有影响力的大会。 近年来,长沙借助智能制造大会,以创新引领智能制造,工业发展平添新动力;同时也为国内智能制造搭建了一个对接国际的一流平台,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展现国家级智能制造中心的应有担当。 智能制造风生水起,形成独特发展的“长沙模式”,正大跨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顶层设计“给力” 按下智能制造“快进键” 智能制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运维管理等关键技术,融合了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发展技术,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能够做到。 此时,顶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制造2025》印发仅过去3个月,2015年8月21日,长沙以敢为人先的执行力,率全国之先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并配套出台新材料、工业机器人、北斗、虚拟现实等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5年10月,长沙成立了顶层设计机构——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智能制造工作推进小组,为长沙智能制造提供决策、把握方向。 之后,长沙又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让一大批传统产业借助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来“换道超车”,建设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 2017年6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围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5个方面,用30条具体措施,激发产业活力,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 2017年7月,长沙出台《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分三个阶段,构建长沙“产业智能化先行区”;东部及中西部集群式培育“智能产业化引领区”和“高端智能装备知名品牌聚集区”。行动计划提出,将力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并形成产业集聚,助推智能技术及装备形成1000亿级产业规模。 2019年长沙提出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突出长沙在人才服务、资金扶持、营商环境等方面优势。长沙配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多项政策的连续出台,让智能制造在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深入发展,工程机械、3D打印、人工智能产业,一个个全球和国内首台(套)产品,彰显长沙创新实力和高度,让“长沙智造”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长沙工程机械、汽车、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主导产业正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 今年,长沙共有215项智能化技术改造类、63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家解决方案服务商被长沙市政府拟定为智能制造专项项目,获得政府专项资金补贴。全市新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98个,总投资额1298.1亿元,项目数量、质量、投资总额均高于近年同期水平。 “黑科技”赋能 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走进车间,可以深刻体会到长沙智造的速度。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秒就可以下线一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电机;每小时下线4.8万瓶可口可乐…… 大到世界最大起重能力的履带起重机,小到一瓶可乐,长沙智能制造的触角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今年年初,全国人民关注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多款产品参与施工。这些产品主要来自三一重工的18号厂房,这个厂房被誉为“中国最聪明的工厂”,在这里是“机器人同事”随处可见。车间工人数缩减四倍,人均效率却提升了四倍。“人少、产量高、质量好。”三一重工副总裁刘华介绍。 在宁乡加加酱油年产20万吨的自动化生产厂区内,从原材料进入厂区到一瓶酱油装箱出厂,几乎完全脱离人工生产,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1.4%,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3.3%,能源利用率提高10.1%。 智能车间、无人作业……这样的场景背后,透露出的是长沙工业的智能化转型。 ——超过40000家企业用上云平台,认定5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74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项目27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 长沙实现高速度智能转型的奥秘是什么?“龙头企业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提升。”长沙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一语道破。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智能制造中扮演着类似“神经中枢”的角色。近年来,长沙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结合,通过跨部门、跨企业、跨区域的互联互通,采集、汇聚、挖掘海量数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智能决策支持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以长沙工业云、三一根云、中电互联等为代表的长沙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长沙工业云平台注册企业超过4万家,其中不乏外省企业。 在2016年长沙智能制造峰会上,湖大艾盛总经理熊礼明了解到了长沙工业云平台。作为一家专注汽车内外装饰注塑件研发、制造的企业,此前多数设备已实现自动化,但机器仍处于孤立状态,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以前是‘闭门造车’,现在是一目了然。”公司总经理熊礼明笑称。设备联网之后,能够很清楚地清点企业资源管理的痛点,减少重复和浪费,实现有序管理。说到智能化升级后的企业发展,熊礼明很满意:“用工数量明显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脱胎于三一集团的三一根云,已连接超过69万台工业设备、打造了包括工程机械、环保、铸造、注塑、纺织和定制家居等在内的20个行业云平台,赋能达81个细分行业,并已为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服务。三一集团通过三一根云的赋能改造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仅用80%设备资产就能支撑现有的订单业务,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2.5倍。 长沙为中小企业提供从智能连接、计算、分析到应用软件和产业链金融等模式创新支持的覆盖全产业链、功能齐全的工业云和智能制造平台。“既为大企业量身定制企业级工业云应用,又对中小企业接入和使用工业云予以重点支持,全面覆盖大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多数中小工业企业。”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名企、大咖云集 共话“智”造力量 在本届大会上,国内外顶级智能制造专家、学者、企业家将带着业态期望、行业机遇、企业实践分享、趋势判断等洞察观点,与观众探讨、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世卿等9位中外院士,将引导“网络安全高峰论坛、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生态高峰论坛、5G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等四场高端对话。这些讨论不仅能为行业引入有示范作用、可复制、可推广、效益效率并重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而且能共享全球智能制造科技成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蓝思集团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及代表将出席论坛活动,讨论不同行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产业痛点、现有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制造能为之带来的发展新趋势。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通讯、麒麟软件、金山办公等展商将在现场举行近30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全面展示 5G手机、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自主创新成果。 香港、台湾、华东、华南、西南地区采购商团队将组成大会行业买家团,促进区域供求信息对称,为企业搭建广阔的协作交流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会上,湖南信创产业协同适配中心、先进制造业5G云VR公共服务平台、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福建恒捷实业有限公司、湖南中融汇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和公司还将进行签约合作, 构建多元化、开放性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大会筹备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会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助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新格局加速形成。 大会将汇集网络安全、5G技术及应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信创产业领域头部知名企业、前沿产品和先进技术,系列研讨网络安全和智能制造未来技术、市场方向和商业模式,向世界展示长沙智能制造的强大力量。 “数”说亮点 湖南共有16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7个项目获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专项,数量分别居全国第六、第七;全省累计认定5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74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30家企业入围首批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 长沙市有智能制造试点企业668家。其中,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项目27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全国第二家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落户长沙。 湖南省一大批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25个项目进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250个制造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累计完工156个。 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排名全国第四位,比全国平均水平快2.6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1%和16.3%,涌现出了装备制造、材料两个万亿产业和先进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11个工业千亿产业。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
下一篇:
乘势而上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